高速液壓夯實機常見的施工方法
2020-02-18 16:02
導讀:高速液壓夯實機常見的施工方法 各地的地質狀況﹑施工條件﹑質量要求差異較大,高速液壓夯實機的施工方法也有所不同。 據各地大量試驗:YP40高速液壓夯實機采用3擋(提升高度1. ...
高速液壓夯實機常見的施工方法
各地的地質狀況﹑施工條件﹑質量要求差異較大,高速液壓夯實機的施工方法也有所不同。
據各地大量試驗:YP40高速液壓夯實機采用3擋(提升高度1.2m)9錘對壓實度96%的橋背過渡區補強后,靠近橋臺處沉降量大于100mm,大多150~250mm,有的約300mm;正常碾壓區的沉降量大多約100mm,重型運土車反復碾壓部位沉降量20~60mm。表層下0.6m處測得路基承載力提高60~90kpa,有效壓實深度約2m,影響深度4m。
高填方路基正常分層填筑后(壓實度96%),每2m使用YP40高速液壓夯實機3擋9錘補強,路基平均沉降量200~250mm,測得影響深度約4.5m。在加寬部與11t強夯對比試驗,YP40高速液壓夯實機3擋15錘的效果與強夯相當,生產率和適用部位顯著優于11t強夯。
鄭西高鐵鄭州段對動態變形模量Evd值50~55MPa的路基補強(壓實要求高于公路路基壓實度96%),每層填筑1.5m,使用YP40高速液壓夯實機補強一遍,要求后3錘的沉降量不大于10mm。YP40高速液壓夯實機3檔15錘對高速公路路基補強后,每3錘路基沉降量大多在20mm以上。高填方路基經3檔30錘夯擊后,后3錘沉降量仍大于10mm。
高速液壓夯實機和沖擊式壓路機在以往應用中普遍采用路基最終成型后一次性補強。2013年起,大多要求每層填筑1~2m補強壓實一遍,每一夯實補強大約相當于4~10碾壓層。
夯點布置一般采用橫平豎直的排列方法,效率高﹑盲點小,必要時4個夯點間補夯,沒有必要交錯布點(梅花形布點)。加寬路開挖臺階與新舊路接縫處大多較新路基弱,應縮小夯點間距,可根據需要交錯布點。
高速液壓夯實機對填料特性及狀態的敏感度顯著低于壓路機,填料要求允許適當降低。高速液壓夯實機壓實無邊界約束的松散干砂時效果不佳,但灌水后壓實效果良好。
參照各地實驗數據,使用YP40高速液壓夯實機對分層碾壓達標高速公路路基補強時可采用以下施工方案,并應根據試驗段數據適當調整。
(1)橋涵背及類似部位
每層填筑1~1.5m進行補強,采用3擋9~12錘(常用9錘),夯點間距1.5m,夯板邊緣距橋臺等結構200~300mm,距低強度結構物500mm以上(必要時采用1擋或2擋)。沉降量偏大的部位4點間補夯一遍,補強終點應超出過渡區1~2m。夯點布置可參考圖1。
(2)高填方﹑雞爪溝﹑填挖結合部等
每分層填筑1.5~2m進行補強,采用3擋9~12錘,夯點間距1.5m,沉降量偏大的部位4點間補夯一遍。
(3)新舊路接合部及舊路基開挖部等
采用3擋12~15錘,夯點間距1.2~1.3m沉降量偏大的部位2點間補夯一遍。外側一排夯點盡量與內測夯點交錯布置。新擴路基按普通路基。
(4)墻背鄰近處﹑低填方涵頂及其它薄弱結構物附近不宜使用高速液壓夯實機。建議使用重型壓路機直接分層壓實。
相關新聞